吴令光赶紧解释,道:“那张文休的人对我紧追不舍,虽然不知我的具体位置,大致范围却是清楚的,所以,他们知道我已经到了岭南道。另外,他们知道我和陈老大的关系,我来找您,应该也在他们的预料之中。也许,正是因为他们怕您庇佑小的,才提出了用我换大门艺之事。”

陈三和道:“还有一种可能:吴令光并没有投奔我,也没来找王爷庇佑。您为了完成和渤海国的约定,发出海捕公文,悬赏捉拿吴令光。他见机不妙,逃出了岭南道境内。那不是正合渤海国之意?”

“有道理啊……”

崔耕忽然意识到,自己有些想左了。

现在是陈三和为吴令光求情了,自己才觉得陈三和为吴令光求情理所应当。

实际上,仔细想想,吴令光当初带人叛了陈三和,双方就算没撕破脸,也差不了多少,吴令光找陈三和帮忙的可能性着实不大。

渤海国主要目的,应该就是如陈三和所言,让自己打草惊蛇,将吴令光逼出岭南道,继续追杀。

当然,尽管想明白了此事的前因后果,到底该如何解决,还是一大难题。

崔耕暗暗寻思,吴令光在众海贼中颇有威信,奇货可居,就这么交给渤海国,太不甘心了。更何况,现在还有老部下陈三和的面子。

但是,不把吴令光交出去?那大门艺的事情到底如何解决?

还有最关键的,张文休乃是扶桑人,关于这点,渤海国应该是知情的。

此事可以说明,扶桑和渤海国已经结成了某种同盟。既然如此,自己推测的,渤海国也不愿意和己方作战,就不那么靠谱了。

就算自己这边愿意息事宁人,抽出手来对付新罗,人家渤海国也未必答应。就算答应了,也未必守信。等自己攻打新罗的时候,渤海国突然出兵,自己可就死无葬身之地了。

这可怎么办?

一时间,崔耕意识到,自己面临的形势无比险恶。

最终,他牙一咬,心一横,道:“本王打新罗,渤海国很可能在扶桑人的挑唆下参战攻我。但本王打渤海国,新罗因为金宪英的缘故,却很可能选择作壁上观。既然如此,我就先打渤海国!”

说着话,他看向吴立光道:“本王可以动用力量,帮你联络旧部,你有多少把握?”

“现在可不好说。”吴立光苦笑道:“我刚逃走的时候,把握当在九成以上。但这都过去两三年了,最心腹的那批老兄弟恐怕已经遭了张文休的毒手。现在能拉出多少人来,实在不好说……”

崔耕想了一下,道:“话虽如此,水军和陆军不同,没有几年的训练,难以成军。所以,张文休想把你的老兄弟全部剔除是不可能的。这样吧……你放手去做,要钱要物,尽管和宋根海商量。”

“是。”

……

……

吴令光领命而去,没用多少钱财,十日后就有回信。

如今渤海国水军之中,张文休手下,有两人势力最大,一为刘世俊,一为王大刀。

刘世俊是在吴令光被追杀之后,才加入渤海水军的,和吴立光没啥交情。‘

王大刀却是吴令光的老部下,只是算不得心腹。王大刀得到吴令光的密信之后,马上动了心。不过,他有一个条件。

越王府,正殿内。

吴令光微微一躬身,道;“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,王大刀也有投降之意,不过,他要求和您上一面后,再做决定。”

“见本王一面?为什么?”

“他怕小的没有打通您的关系,故意说谎骗他反张,实际上却是想着借着他的旗号自立。”